聯合國地理信息會址配套工程(四星/五星酒店)幕墻項目位于德清經濟與現代化發展水平較高的莫干山核心地段,項目總建筑面積約6萬多平方米,建筑高度四星 99.7米,五星68.8米,外墻為玻璃與鋁復合板幕墻結構,建成后將成為德清的一處新地標,為南部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采用智慧工程管理平臺系統,能夠對項目現場各類工作進度、質量安全、勞務、資源等信息進行數據采集,綠色施工監測,針對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節點、各個區域情況進行精細化管理和動態展示,最終形成智慧工地管理應用成效分析和總結。
施工現場與互聯網、 智能軟硬件相結合,運用先進的BIM技術、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云存儲等前沿技術,建立完善的實名制管理平臺,確保各項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共享性。
針對現場管理,布置電子圍欄、視頻監控實現區域全覆蓋,采用無人機定時定點巡檢的方式,對項目的全局進行統籌指揮,確保人員與現場的安全。針對人員管理,采用實名制管理模式,依托門禁刷卡記錄,實現人員考勤自動化,準確掌握出勤情況。
平臺緊緊圍繞“人、機、料、法、環”五要素展開管理,有效支持了現場管理人員協同管理,提高了項目質量和工程進度,減少材料浪費,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同時,構建數字化、信息化的智慧工地,更好地解決項目中的安全、綠色施工管理難題,是國內首個“三星級智慧工地”。
安裝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及要點施工,先尋準預埋件對準立柱或豎框線,拉水平線控制水平高度及進深位置,點焊固定位置后檢查是否垂直水平,無誤后加焊、防腐處理,最后記錄整個施工工藝操作過流程,同時每層樓的支座點焊后由水平儀檢測,相鄰支座水平誤差應符合設計標準,支座的焊接應防止焊接時的受熱變形,其順序為上、下、左、右,并需清除焊渣和檢查焊縫及校核,支座的焊接工作必須在主梁安裝和校正后才可進行,有利于現場施工精度把控,減少誤差,精準把控施工質量。
在幕墻封膠上遵循施工規范要求,現場嚴格把控施工工藝流程,每道工序現場派人專人實時監督直接把關。施工過程中要在幕墻板塊之間嵌縫處填充泡沫棒,注入硅酮耐候密封膠,耐候硅酮密封膠的施工厚度應大于3.5mm,施工寬度不應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應采用聚乙烯發泡材料填塞,耐候硅酮密封膠在接縫內應形成相對兩面粘結,并不得三面粘結,面板表面的膠絲跡或其它污物可用刀片刮凈并用中性溶劑洗滌后用清水沖洗干凈。不得大力擦洗或用刀片等利器刮擦,只可用溶劑,清水等清潔,從而保證膠縫密封性好不漏點,順直平整,外觀美觀。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未來商業新地標、文旅新名片,為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傳播文化和國際交流平臺,促進國際間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助力未來發展積蓄無限潛能。